严文生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光伏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发布者:曾昕发布时间:2021-09-01浏览次数:1461

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严文生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光伏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随着今年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立足于低碳引领的光伏技术,以加速我国工业制造产业链升级为目的,对调整我国未来能源消耗体系及全球绿色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光伏电池种类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等独特优势,其产业化前景得到了工业界越来越大的重视。

该团队独辟蹊径,采用光管理策略用以提高钙钛矿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转换效率。他们选择和制备了一种高稳定性的Cs0.05(FA0.85MA0.15)0.95Pb(I0.85Br0.15)3电池。在做电池光管理之前,首先进行钙钛矿薄膜的椭圆偏振测量,通过构建物理模型,获得了该钙钛矿薄膜波长依赖的光学常数实验值(n,k) (1)


1 (a)制备的钙钛矿薄膜截面SEM图;b)钙钛矿薄膜波长依赖的光学常数实验值(n,k)


    在此基础上,他们首先研究了典型的入光面为平面的玻璃衬底上钙钛矿电池。通过构建钙钛矿电池模型,进行光学仿真,得到各层优化材料及厚度参数,并反馈到实验进行电池制备(2a)。通过钙钛矿电池的外量子效率测量与模拟的外量子效率进行比较,两者展现了出色的吻合(2c)。这表明了模型及仿真的高度可靠性。实验上获得平面玻璃衬底上钙钛矿Cs0.05(FA0.85MA0.15)0.95Pb(I0.85Br0.15)3电池最高效率为20.5%,激活面积为0.16cm2 (2b)。在稳定性方面,电池经过40天后,其转换效率仍可保持原先的90%之高(2d)


2 (a) 制备的Cs0.05(FA0.85MA0.15)0.95Pb(I0.85Br0.15)3钙钛矿电池截面SEM图;(b)J-V曲线及光伏电池参数;(c)测量和仿真的EQE比较及积分的短路电流密度;(d)器件稳定性测量结果。


    在上述钙钛矿电池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通过微纳结构表面工程化及光管理策略,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转换效率。以优化的纳米圆锥阵列为例,短路电流密度可以提高1.8mA/cm2,转换效率提升至22.1%。 如果结合文献报道的添加剂策略,该组分钙钛矿电池的转换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至23.7%。上述研究工作于20218月发表在一区杂志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细节参见Wensheng Yan, Wangnan Li, Zhengli Wu, Ke Liu, Yue Zang, Yu Wang, and Zhicheng Zhong, “Toward high efficiency for long-term stable Cesium doped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effective light management strateg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510, 230410 (2021)该工作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与国内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共同合作完成。

 

获悉,严文生教授课题组当前与国内及国际科研合作,采用合适带隙的钙钛矿,结合添加剂、界面工程化、光管理等独特多项策略,在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已经获得更大突破性研究进展。当前正在第三方效率认证中。这些研究进展和成果充分展现了钙钛矿电池研究及产业化在国内的光明前景。此外,严文生教授在晶硅电池领域具有十余年的海外研究积累,特别在薄化晶硅电池研究方面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该团队将继续在钙钛矿电池、高效晶硅电池及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多方合作,为国内光伏产业及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严文生教授:******、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曾担任或荣获德国国家研究基金项目首席科学家、德国资深洪堡学者(全球性竞争,年度硅电池领域唯一入选者)、澳大利亚可持续能源部ARENA学者(全球性竞争,年度硅电池领域唯一入选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等。目前担任德国国家DFG、德国-俄罗斯、欧盟等国际项目特邀评审专家,及30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严文生教授于2021年加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团队瞄准国家“双碳”战略计划,拟打造一支高水平“智能光伏新能源”研究团队。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光伏电池材料与器件:晶硅、晶硅/钙钛矿叠层、钙钛矿、有机光伏,等等;2 光伏、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控制;3)人工智能在光伏器件、光伏电网系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4)光伏储能、光伏制氢等交叉应用学科;5)低维半导体物理与光电器件。